中行原油宝风波愈演愈烈。
4月23日,中国银行AH股价集体走低,市值蒸发逾150亿元。其中,中国银行A股下跌1.98%,报价3.46元;中国银行H股跌1.37%,报2.87港元/股。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总市值单日蒸发近150亿元。
北京时间4月20日晚间至21日凌晨美股交易时段,美原油期货05合约跌成负值。按照中行原油宝合约规则,4月20日22:00启动移仓,但中行未成功移仓,导致客户巨亏。
4月22日晚间,中国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原油宝产品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类似期货交易的操作,结算价按照北京时间凌晨2点28分至2点30分的均价计算,即当日CME公布的结算价-37.63美元。
这意味着,原油宝的投资者不但亏完了本金,还将倒贴银行一倍多资金。目前,已有数个500人的维权微信群成立。
多位投资者原油宝账户本金、保证金被划走
按照中国银行的公告,持有多单未平仓的投资者需要以-37.63美元的结算价来执行,按照亏损3倍的价格执行。
4月23日,多位投资者透露,当日凌晨,中国银行已从其原油宝账户里划转了全部本金和保证金。
面对巨额亏损,不少投资者通过自发组织,形成了数个500人的维权微信群,而微博上最大的维权群已经接近4000人。
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如果甲方应付未付资金,乙方有权从资金应支付日至实际支付日,或从资金应支付日至平仓日按日收取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利率参照中国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
中行客服表示,如果交割款项不足,将视为欠款,银行有权向人民银行申请将欠款记录纳入征信。
令不少投资人心痛的是,在中行以-37.63美元结算后,一天后WTI原油5月合约迎来交割日,最终以10美元交割。
跨国投行杰富瑞发表报告称,估计中行或需为今次“原油宝”交易产品作出2亿至5亿元人民币的拨备,占公司去年除税前盈利0.1%至0.2%,将远低市场原预期300亿元人民币。
报告称,基于媒体报道,“原油宝”投资者持有长仓140万桶及短仓2.02万桶,目前共欠下3261名投资者3.7亿元人民币的长仓,估计中行需为处理今次“原油宝”交易产品涉资3.7亿至5亿元人民币。
中国银行是否存在失误?
据媒体报道,建行、工行的账户原油产品以及全球最大的原油上市基金USO(ETF基金)则早在一周前都已经完成移仓,只剩下中行原油宝持仓至结算前一个交易日。
对于投资者质疑为何没有及时平仓的问题,中行表示,在跌到负价格前,多头头寸不存在强平制度,而跌至负价格是发生在22:00后,中行不再盯市、强平。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缪因知介绍,不同的产品设计是不同的商业模式,其实各有利弊。对挂钩产品提前几日结束造成的时间差,可能导致相对价格的失真,让投资者错失最后几日的投资机会。而中行产品的交易期限模式未考虑最后几小时的时差带来的风险,所导致的现在这样的大崩盘,也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陈欣则认为,中行的原油宝在产品设计上可能存在三大缺陷,包括移仓交易设计不合理、仓位过于集中在单月,客户选择到期移仓或轧差交割时点不妥等。
有市场人士指出,芝商所(CME)临时改规则,或是导致最终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负价格的重要原因。
4月15日,CME清算所修改了交易规则,并表示,某些NYMEX能源期货合约可能以负或零交易价格交易结算。
一位期货公司从业人员分析称,原油宝理论上是个被动跟踪型产品,最低只能跌到零。而在CME清算所修改了规则之后,可能银行并未重视这一问题,从而导致在极端行情下难以应对。
有银行投资经理认为:“原油宝产品的风险警示有问题,该产品风险测评中有一道关于风险承受能力的选择题让用户选择接受10%至100%之间的本金损失,但是完全没有提到倒欠银行钱的风险。这已经不是PR1至PR5的风险级别了,而是连最高风险等级都超过了,这涉嫌没有把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
在中国银行“纸原油”产品原油宝穿仓事件发生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均暂停“纸原油”新开仓交易。
(原标题:中行原油宝风波升级:投资者钱被划走 上千人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