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罗永好直播有很多问题

2020-06-29 14: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消费者协会29日发布了“618”消费者权益分析报告,称现场直播是最受欢迎的,涉及各方关注的诸多问题。典型案例还命名为罗永好。据报道,6月14日,一名网民在微博上说:最近,罗永好的直播又被推翻了。根据顾客反馈,他带来的花收到后不新鲜,花瓣枯萎了。对此,罗永好给出了赔偿措施:所有名单免费并双倍赔偿!此外,很多网友此前表示,罗永好直播房的同类产品价格比天猫、JD.com等电子商务平台贵得多,不符合直播房倡导的“全网最低价”。对比发现,罗永好团队在直播中销售的录音笔售价为2448元,而其他电子商务平台仅售2398元。在直播中,老罗刚喊了一声“上行”,几个平台立即给出了“比老罗低”的价格。“比老罗低”已经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词汇。

相关报道:

流量造假、质量不佳......直播带货中你踩过的坑将被整治

现场直播即将告别“野蛮增长”。COVID-19的突发肺炎疫情对线下实体商业带来了冲击,直播也带来了商品的快速发展。然而,与此同时,直播带来的人气欺诈、虚假交易、质量低劣等问题也层出不穷,急需监管。从今年7月开始,现场交付的许多规范和标准将正式实施,从根本上发展起来的现场交付将进入“监管时代”。

直播带货问题频出

目前,现场直播仍在飞速发展。然而,在直播中,产品质量差、虚假宣传、虚假流量等问题逐渐显现。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子商务直播超过400万次。据45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道,截至今年3月,电子商务直播用户数量达到2。65亿,占网上购物用户的37.2%,直播用户的47.3%。

根据北京消费者协会最近发布的《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直播商品的消费存在很多问题。在30个现场交货经验样本中,有9个样本被怀疑存在许可证信息披露问题;三个样本被怀疑有虚假宣传问题;对一个样本执行“七天无理由返回”是不合适的。

上述调查还发现,虽然一些现场送货商家标注了“返程包运费”,但他们在返程时实际支付了12元运费,而商家只补贴了10元运费;在微博直播过程中,有些直播除了主播语音介绍外,没有任何商品的文字或图片信息;也有个别现场送货商户要求先支付订金,并提示“我已经同意预售协议,如不退还订金”,否则他们将无法提交订单。

《中国商报》记者在采访消费者时了解到,商品质量差、描述与实物不一致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以前在某个平台上看‘吃广播’的时候买了虾米,发现到货后包装很粗糙,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所以我要求客服稍后退货,对方也想尽一切办法逃避。虽然味道没有问题,但我总是很放心。”一些消费者说。

此外,在一些直播产品的“销售奇迹”背后,实际上是划掉列表的麻烦。据媒体报道,一个商人花了25万元找了一个现场直播场,最后以令人沮丧的方式卖出了50张票,第二天部分退款。

今年6月中旬,杭州紫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函要求杭州普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返还20万元的场地费,并赔偿所有损失,因为发现公司和主播只有一张账单。杭州紫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表示,由于杭州普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恶意写了账单,不仅没有满足销售

《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强调,网络直播营销的主体不得利用刷卡、炒信等交通欺诈手段编造或篡改交易数据和用户评价,不得进行虚假或误导性的商业宣传,欺骗或误导消费者。在直播营销中发布商业广告时,应严格遵守《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的所有规定。

此外,主持人进入网络直播营销平台时应进行实名认证,前端展示可采用昵称或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名称。在直播活动中,主持人应当保证信息真实合法,不得在商品和服务上进行虚假宣传,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主持人向商家提供的营销数据、网络广播营销平台等。不得以任何形式伪造交通等数据,不得以虚假购买和事后退货的方式骗取商户佣金。

用户在参与直播互动时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平台管理规范,做到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得利用直播平台发表不恰当言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此外,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也将于今年7月正式发布实施,主要针对现场交付产品的产品质量规范要求、平台的售后服务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中国商报》记者还了解到,目前,该委员会正在招聘直播电子商务监管志愿者,18岁以上的网民可以申请。

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韩表示,商品直播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发展迅速,绕开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直接实现了商品与消费者的对接。该模式包括电视购物节目、网上购物邀请信息和广告宣传。主持人扮演多种角色,如经营者,出版商和发言人。由于监管滞后,行业无门槛,主播质量参差不齐,“三关”充斥互联网,虚假夸大宣传盛行,假冒产品猖獗,售后服务难以保证,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亟待规范。

7月起相关规范将实施

面对商品直播的“野蛮增长”,相关部门开始“倒卖”,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密集出台也释放出严格监管的信号。

事实上,早在去年“双11”前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就发出通知,要求规范网上电商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的秩序,要求语言文明规范,不得夸大文字,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与此同时,它不得包含粗俗、庸俗和媚俗的情节或场景,严禁那些制造丑闻和不端行为的人发表自己的意见。

去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四严”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严格查处“网络红货”,要求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查处“账单”、“虚假评论”等涉嫌违反广告法的行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主任潘和林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各种规范和标准的频繁出台表明直播将从“野蛮发展”向标准化发展过渡。“今年直播的流行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和非法操作。整个行业缺乏行为规范的指导,必须密切注意填补这个漏洞。”他说,对于一些严重和重复的问题,在现场交付,可以适当考虑上升到法律和法规的水平,进一步限制行业自律。

他说,现场交付就像电视购物一样,是一种销售邀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