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变化了 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反弹

2020-06-12 11:2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6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与会专家就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弹性和潜力,其长期的积极趋势没有改变。预计中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反弹。

稳就业,促消费

疫情爆发后,服务消费下降,食品消费增加。国务院参事、原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欢表示:“大城市的日常消费没有受到影响,超市和市场相对活跃。然而,服务消费有所下降,如儿童教育、培训、美发等。

自3月份以来,中国经济的主要指标持续改善,消费市场逐渐回暖。刘欢说:“随着经济复苏,中国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我们对下一阶段充满信心。数据的恢复需要时间,疫情稳定后,经济复苏指日可待。我认为,第二季度将出现明显的复苏,第三季度将出现爆炸性增长。”

六大保险中排名第一的参保居民就业对促进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国务院参事、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兴认为,只有就业稳定,收入才会稳定,人民才有消费能力。“一方面,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应该不断增加,以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和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在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在供应方面,中国还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这样,消费市场才能保持稳定增长,为中国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速度不是我们考虑的指标。我们必须确保大多数人都有就业机会。在“六个保障”中,保障就业、保障民生、保障产业链、保障基层运行的核心在于保护企业。如果企业得救了,就业就得救了,收入就获得了,基层财政也获得了。让资本流向企业,让企业真正尝到甜头。”刘欢说。

财政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

财政政策是否积极,不仅取决于财政总量,还取决于财政支出的增量。

除新增财政赤字和专项抗疫国债2万亿元外,今年将新增税收减免2.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国债1.6万亿元,铁路资金1000亿元,总计6.2万亿元。国务院参事、前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总量仍相对较大,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在下半年发挥作用。”。

目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更大。例如,有许多货币工具可供选择,利率也有一些调整空间。许多专家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非常重要。

如何协调?王兆兴表示,一是降低税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的困难和负担。例如,通过提供低利率的信贷支持,央行提供了足够的流动性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恢复增长。

二是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的有效增长。王兆兴表示:“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效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仍有很大的进一步扩大空间。”

第三,央行提供市场流动性支持消费增长。“在中国,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券的需求很大。普通人和机构投资者是政府债券的投资者。通过扩大国债发行,可以增加对消费的金融支持,而且没有必要将财政赤字货币化。”王兆兴说道。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快、直、准”

5月底,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出台了11项金融改革措施。6月1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

具体来说,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应该“快速、直接、准确”:快速,即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度过难关,尽快恢复生产;直,就是说,无论是金融2万亿元还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支持,都必须直接到达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防止堵塞和泄漏。准,即金融基金和信贷基金应该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金融的有效供给应该满足企业的有效需求."王兆兴说道。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扶贫办优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汤敏表示,尽管国际疫情仍比较严重,国际物流和海外订单也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复工生产的有序推进和国内市场的快速启动,形势将继续好转。“我相信中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反弹。”

“我们非常有信心,中国将恢复经济增长,取得稳步进展,并实现一定水平的经济增长。中国已经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完整的基础设施体系、完整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需求。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本身就是经济的最基本保障。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来激活国内消费市场,这可以更好地增加有效需求和供应,促进稳定的经济增长。”王兆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