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升建议加快石油石化行业主要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马永升指出,主要技术装备是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家安全。最近,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主要技术装备国产化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中国石化1000万吨炼油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4%,100万吨乙烯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87%。然而,一些关键核心设备仍依赖国外制造,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石油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危及产业链安全。突出的表现是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如井下测控设备存在差距,先进的地球物理设备、大型压缩机与国外制造存在一定差距。
为此,马永升建议国家层面应明确领导部门或在相关部门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创新研究工作,制定统一政策,协调相关力量,形成生产、教学、科研“一条龙”的研究机制。马永升说,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科研机构、装备制造、高等院校、示范工程等系统。这些系统由国内不同部门管理,导致一些项目多头申请、资金分散使用等问题,不利于集中精力解决重大问题。
马永升表示,同时,要加强国家测试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测试能力是衡量R&D能力的重要因素,检测能力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制造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测试设备。一些测试设备投资上亿元只为自己使用,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增加企业成本。马永升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统一管理国家级测试平台的建设和认证,组织已经具备条件的认证,促进资源共享,形成一批国家级测试平台。
此外,马永升还建议国家贸易协会应与国际先进标准协调,促进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组织开展重点核心领域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对高端材料、关键设备、核心组件等项目,建议增加财政补贴。不仅科研和制造单位应该得到补贴,而且承担使用风险的建筑单位也应该得到补贴,以激发用户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