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我市提供了真金白银干货支持。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我市3月3日颁布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40条配套企业”)已逐步显示出其效果。在金融支持方面,通过信贷、低息担保和应急周转金等方式,向2.5万多家企业发放贷款1346亿元,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加大金融支持累计为企业提供贷款1346亿
新皇冠流行病的爆发给许多有条件恢复生产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在关于扶持企业的40篇文章中,有许多关于金融支持的措施,包括贷款展期、信用担保、降低贷款利率等。这对这些企业无疑是有帮助的。
在金融支持方面,通过信贷、低息担保和应急周转金等方式,向2.5万多家企业(子企业)发放贷款1346亿元,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10.14%。延期发放15000多家中小微型企业(个体)贷款本息713.18亿元。
我市在贷款展期和保险展期方面做得很好。共计10300家(子)企业和672.77亿元本息已延期,至6月底,逾期罚息4000万元。实施我市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将4994户(子)单户1000万元以下困难小微企业贷款本金展期6个月,暂停支付利息6个月,共计40.41亿元,免收逾期罚息800万元。对714家有融资担保的小微企业,同时展期8.56亿元。
同时,加大资金供给,共向25011家疫情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327.01亿元。
在节约融资成本方面,为保函开辟了“绿色通道”。各类融资性担保机构自愿向4419家企业发放贷款40.3亿元,减免1552家企业担保费669.1万元。在支持外贸企业方面,已发行《稳外贸促发展应对疫情中小外贸企业专项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其中中国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向富民银行再融资6亿元。
对旅游等九大困难行业贷款贴息预计节约资金3亿元
为了加大睡眠和缓解困难的力度,我市采取多种方式将税收减免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减税方面,共有7517名小规模纳税人被减征1%的增值税。个体工商户配额调整全面完成,达到111户,比去年同期减税4275万元。自4月开征以来,175家企业共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950万元,减免额约20亿元。
在免税方面,对防疫和交通行业实行免税,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的公共交通服务、生活服务和快递服务的收入共2295户,免征增值税6928.7万元。对61家防疫重点保护物资生产企业全额返还增值税增量补贴8357.64万元。对13户重点防疫户,物资运输收入免征增值税7.01万元。对企业和个人捐赠实行免税。共有54家企业无偿捐赠应对疫情物资,免征增值税38.62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捐赠和支出1.3亿元,税前全额扣除。
在延期纳税方面,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如果不能按时申报纳税,可依法延期纳税,最长期限为三个月。共有594份延期纳税申报表(次)涉及预付6600万元、137
在降低能耗成本方面,企业水电价格分阶段下调,企业负担减轻5.24亿元。其中,降低用电成本使92.3万工商企业用户受益,电费降低3.06亿元。降低用气成本使142,600个家庭受益,降低用气成本2.18亿元。水费已降至47.98万元,累计减免水费538万元。
在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方面,153个项目延期支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24.25亿元。34个新建项目防空地下室迁建延期支付6729万元。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提高政治姿态,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与调度政策落实情况定期协商,研究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和难点,力争完成政策的“最后100米”。坚持“快办快办”的原则,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政策申报和审核流程,从扶持企业的角度出发,帮助企业尽可能快、方便地享受政策,提高企业的收购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