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6个住宅区拒绝了冯超!竞争对手承诺免费计划自建快

2020-05-14 16:06 来源:e公司官微

5月份以来,丰超科技开展会员服务的做法引起了各方的热烈讨论。

在过去的两天里,冯超的费用纠纷再次升级,许多媒体报道称,现在江苏、浙江和上海有100多个社区“拒绝冯超”,许多社区表示将建造自己的快递柜来抵御冯超的“收获”。

据报道,5月13日,116个上海社区在行业委员会参与者平台“钟毅社区”上参加了“对冯超说不”活动。

与此同时,阿里旗下的菜鸟驿站宣布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免费寄存包裹的服务。两面夹击下的丰巢仍然没有“松口”,继续坚持会员机制。丰巢收费能否继续?产业链后续会受到哪些影响?

菜鸟免费物业自建

菜鸟驿站与凤巢形成鲜明对比。5月7日,菜鸟邮政宣布,为确保社区居民就业,将继续扩大“特殊就业支持计划”,降低门槛,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免费的一揽子服务。网友们笑着说,“冯超的公关团队可能在菜鸟邮报工作。”

正当大家都认为冯超的收费操作对菜鸟邮政大有好处时,该住宅物业突然采取了行动。据媒体报道,中国许多住宅物业开始计划建造自己的快餐柜。

阿里巴巴线上批发平台1688数据显示,该平台上所销售的快递柜近一周环比交易额增长1400%,买家数暴增300%。购买人群主要为小区物业、业委会以及创业公司。

目前,南京十几个住宅小区已经建成了自己的快递柜,不收取加班费,实现了收支平衡。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南京聚福园小区已建有自己的快递柜,只向快递兄弟收费,不向收件人收费。在最初的三年里,确实有损失。在形成良性循环后,它达到了国际收支平衡。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快递柜”,一些卖家打出了“30天还书”的口号。

丰巢为何连续亏损?

智虎的一些网民认为,快递柜只需向快递员收取服务费就能在几年内收支平衡。然后,如果你回去,快递柜是一个“谎言和赚取”的生意。

如上海中心花园小区“怒湾”的冯超来信所述,冯超公司目前拥有70%的市场份额,并已收取快递服务费(三种电网分别为0.45元、0.35元)。即使每个网格的周转率只有一天一次,按快递服务支付的三类服务费的平均值0.4元/单计算,日收入至少为36元,而社区快递服务柜台占用空间的日租金收入(含电费)只有10元以上,即日利润率为240%

以一线城市为例。目前,租金约为5000至8000元。一个柜子有80个隔间,年收入可以超过11000元。加上广告收入,租金和其他电力、网络和维护费用已经可以基本支付。

各种信息显示快递柜很容易收支平衡,但为什么冯超多年来一直赔钱?冯超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冯超总资产约为13亿元,总负债为6.3亿元,年营业收入为2255万元,净利润为-2.5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丰超总资产45.86亿元,总负债17.57亿元,年营业收入3.084亿元,净利润-3.85亿元,亏损逐年增加。冯超2020年第一季度末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3.34亿元,亏损2.45亿元。2019年收入16.14亿元,亏损7.81亿元。

“所谓损失是一个会计概念。对于快递柜,这是折旧。冯超可能会根据整体情况采取更激进的折旧算法。早期的损失数字会更大。”一位物流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从理论上讲,快餐柜可以在大约8年内折旧,然后只要快餐柜的收入能够支付维修费用,快餐柜企业就可以躺下来赚钱。

自建快递柜的可行性

许多消费者表示支持自建住宅快餐柜,认为快餐柜原本是公共资源,应该由公众经营。然而,自建快递柜是一项系统工程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也从专业角度肯定了酒店自建的快递柜。徐勇表示,在日本等国家,很多住宅区的快递柜都是物业服务,由物业公司提供场地和采购设备,由第三方企业提供技术和运营服务。这样,快递柜就成了社区公共服务。用户使用的快递柜包含在物业管理费中,不会产生加班费等问题。

一些专家也对此表示担忧。中国物流协会特别研究员杨大庆告诉记者,单独建造一个快递柜是不明智的。今天快递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运作决定了只有当智能和网络化没有形成时,才能形成更大的商业价值,设备才能不断升级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快递柜被用作运送物品的临时储存柜,就像是物流链下游的水龙头。作为一个快递柜,它看起来像一个位于物流链上游的龙头。这个水龙头,一旦从网络管道(快速服务链)中分离出来,就不能孤立地存在。随着快递柜的智能化发展,它们几乎每年都在升级。未来,药品和新鲜食品将需要温度控制设备,3到5年后将会有一个迭代器。如果没有网络通道支持,社区快递柜就是一个社区岛。没有持续升级的数字服务能力,社区快递服务被社区快递站和其他服务提供商所取代。

上下游产业链有何影响?

冯超并不是第一家收取加班费的快递公司。在此之前,中国快递、固特异加勒和江苏云柜台已经开始收取加班费。然而,峰潮充电事件被触发,这可能与峰潮的规模有关。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国快递柜已超过40万套,其中18万套由冯超投资,占44%,10万套由中国快递投资,约占25%,两家快递柜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69%。

5月5日,顺丰控股宣布,丰超有意收购中国运通。合并后,冯超已经成为该行业真正的领导者。快递柜的布局基本上垄断了一二线城市。

不可否认,冯超收费事件及后续事件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是客观的。上游主要是快递柜制造商等供应商,而下游主要是快递公司和快递员。

在a股市场,快递柜制造商主要包括直来科技和新北洋,它们是丰超和中国快递的主要供应商。其中,新北洋是丰超和中国快递最大的快递柜供应商。

智来科技的主要产品是智能快递柜。2019年,公司智能快递柜产品实现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16.5%,占公司总收入的92.85%。其中,冯超和亚马逊是智来科技的两大客户。2019年,亚马逊和丰超的收入分别为4.54亿元和2.4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6%和-16%。该公司从亚马逊和冯超获得的总收入达到66%。

下游方面,丰超收费事件和后续发酵事件也将对快递公司和快递人员产生一定影响。

“新丰超公司是由丰超和中国快递合并而成,占据了快递柜市场近70%的份额。这一丰超事件的发生将降低一些快递员的配送效率,也将扩大影响一些配送业务的买卖时差问题,降低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导致其运营成本的增加。”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和高级物流专家王勇博士说。

杨大庆告诉记者,虽然丰超收费事件发生在物业与快件柜企业之间,但快件柜是支撑快件终端服务的基础设施,有利于解决快件企业终端配送人力不足的问题

“市场会有选择。2019年10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布《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第25条,规定“智能快件箱经营者应合理设定快件的存放期限,在存放期限内不得向收件人收取费用”。如果收货人将货物带走超过储存期怎么办?该政策并不明确,这意味着该政策充分考虑了新服务在市场中的需求,让市场来决定是否收费。收费意味着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需求充足,则有必要继续收费。如果需求不足,或者企业会相应地调整其战略。”杨大庆认为。

5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首次就丰超快递柜台事件发表意见。中国消费者协会认为,在住宅区为消费者提供的智能快件服务应纳入住宅物业服务业务范围,在合理的储存期内不应单独收取服务费,储存期外的服务衔接应做好。如确实需要超期限使用智能快件服务,收费标准的确定应参照公共服务的价格管理方法,不能简单地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

丰巢此次收费政策的出台与市场各方预期存在较大矛盾。从长期来看,快递柜的监管模式、市场行为和盈利机制将会进一步规范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