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基金董占斌谈网络教育:竞争没有因疫情减弱龙头企业依

2020-05-11 16:2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竞争并没有因为流行病而减弱。甚至过去主要处理线下业务的组织也转向了在线,给在线教育市场带来了一场混战。宋庆基金的创始合伙人董占斌说,董占斌多年来一直投资于早期培育和教育。

宋庆基金成立于2012年。该团队以其10,000小时的研究和稳健无情的风格而闻名。教育领域的投资项目平均每年增长500%。

宋庆基金成立之初,主要投资于天使投资阶段,现已覆盖天使投资至b股前期。除了综合主基金,团队还建立了规模3亿元的科技主题产业基金。2019年,宋庆基金投资约3亿元,投资20个项目,85%的项目融资由投资者主导。

文化教育是宋庆基金会的三大投资领域之一(文化教育、大消费、创新技术和应用)。代表性案例包括领袖教育、松鼠爱、洋葱学院、达英语、阅读等。

宋庆教育投资基金

今年5月,《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董占斌。主题主要集中在宋庆基金的教育投资逻辑,对教育市场的观察,以及对当前企业家的建议。

董占斌认为,对于网络教育初创企业,新冠疫情推动了在线教育市场渗透率的加速提升,但各赛道企业间的竞争也在加大。在获取新流量的同时,应特别关注课程和系统的研发,从企业整体管理层面更加积极地开展现金流管理和业务调整布局。

头部效应加剧

《21世纪》:新的皇冠流行病对在线教育行业有什么影响?

董占斌:这场疫情将对网络教育行业产生长期影响。例如,网络教育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将会迅速提高。

过去,一些家长拒绝在线教育,认为互动不好和视频不清晰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种流行的情况下,他们以低成本体验了网络教育的便利,并有很大的机会在几个月内形成不可逆转的使用习惯。

《21世纪》:网络教育企业普遍欢迎用户的大幅增加,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董占斌:是的,竞争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减弱。甚至以前专门从事线下业务的组织也转向了在线,导致了在线教育市场的混战。

一方面,在线教育公司以低成本甚至免费课程的形式消耗资源,营销费用增加,利润率下降。

另一方面,应该清楚的是,对于用户来说,从第一次接触到稳定下来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次流量采集是不够的。从长远来看,开发课程和教学系统也很重要。我们强调网络教育企业要有综合竞争力,任何薄弱环节都会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21世纪》:目前在线教育投融资活动和企业估值水平如何?

董占斌:投资者选择项目更谨慎。例如,过去80%的项目投资者已经投资,现在只有让我们眼前一亮的项目才能投资。

网络教育投融资仍然相对活跃。但是,无论是大类、一对一还是内容型企业,相对顺利的融资仍然是在各自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龙头企业。

从整个市场来看,大多数企业的估值都大幅下跌,尤其是在初创阶段。另一方面,服务线下的教育机构的企业受到沉重打击,因为它们在疫情期间无法与客户沟通。

以以终为始的角度看事情

《21世纪》:宋庆基金在线教育投资逻辑?

董占斌:投资逻辑和我们做的其他领域类似,强调“人”和“项目”的基本判断。

在人性方面,我们注重创始人的能力和心灵。

在项目方面,我们还将考虑项目的规模和退出周期(作为投资者)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强调从目的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也就是说,首先要从目的出发

例如,我们一直认为在线教育领域的每个细分市场仍将是占据绝大部分份额的领先企业,现在在线教育行业日益明显的头部效应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们还需要看到当行业发展到中间状态时,公司的管理团队拥有什么样的能力。

早期投资应该关注创始人对行业的理解,包括行业背景是否清晰;要想走出数百家企业并存的市场,考验的是团队的战斗力和创新能力。企业能否走到尽头,创始人的性格和模式至关重要。

《21世纪》:宋庆基金会今年在线教育的主题是什么?

董占斌:我们关注的是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我们已经看到了职业教育的许多细分领域,但并没有进行太多投资,主要是因为在现阶段市场缺乏主要的创新节点。

我们过去的许多投资都是基于新领域的技术应用,例如,一对一首先用于娱乐,然后用于教育。人工智能后来也被用于教育,包括人机交互。我们许多教育项目的共同特点是有相对较新的模式和某些技术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现阶段的投资主要是“检查和填补差距”,例如侧重于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将人工智能用作年轻年龄组的数学思维产品,以及其他与泛职业教育相关的机会,例如(类别)职业发展。

新科技、巨头与出海

《21世纪》:K12创业者对新技术和新媒体有什么新要求?

董占斌:我们主要看创始人是否有能力带领企业前进。需要的是包括吸引人才、聚集资源、控制融资等在内的综合能力。企业家不会被特别要求拥有技术或其他方面的特殊技能。

简而言之,早期投资可以看出企业家有能力与他们的心结合。达到中间状态的企业需要观察创始人的行为和模式。

大型科技企业纷纷进入教育领域。他们会摧毁相应赛道的创业团队吗?

董占斌:这在某些领域会发生。大公司在许多方面都有优势。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创办一家面向服务的企业更容易生存。

例如,一对一和小班都需要“班主任”,对提供服务有很高的要求。大公司有交通流量的优势,而做大班可能会有更多的交通流量,但在长服务链领域,光靠交通流量是达不到目的的。

《21世纪》:你认为中国的网络教育公司将走向何方,相应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董占斌:我们对跨境投资仍持谨慎态度。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是每个组织都适合投资本地团队。我们更想看到的是中国团队把他们的模式输出到国外。

国外的互联网水平低于中国。教育企业一开始更有可能以视频短片的形式进入海外市场,然后以大班的形式下海。

一对一和小班教学在国外还不成熟,对经济意愿和硬件基础要求较高。

《21世纪》:对当前网络教育创业者的建议?

董占斌:第一,没创业的要谨慎创业。目前的环境与往年大不相同。没有足够的创新项目需要充分准备。

第二,已经创业的要调整好发展节奏,尤其是将现金流和企业业务与融资配合起来。现在的融资周期比以前长得多。

例如,第三,还没盈利的创业公司要主动进行业务调整。的一对一企业不能继续烧钱。建议尝试一对多和大班,甚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