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脱口秀演员王月池(艺名“池子”)在其微博上发帖称,中信银行上海虹口支行未经其授权,也未经过任何司法机关的法律调查程序,向与其发生经济纠纷的小果文化公司提供其个人银行账户交易的详细信息,侵犯了个人隐私。
王月池表示,没有身份证、银行卡和司法调查令,小果文化能够从中信银行获得近两年的账户流量并打印出来。"然后我们打电话给中信银行,信中说这是为了满足大客户的要求。"
作为回应,中信银行在7日凌晨发布了一封道歉信,称经过核实,一些员工没有严格遵守规定,向第三方提供了客户的收款记录。相关员工已按规定受到处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已被免职。
中信银行的道歉没有获得公众的认可。许多银行个人客户认为,所谓的“大客户”享有获取他人银行流量信息的特权,属于非法披露个人信息,他人无权代替自己打印流量。
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数名银行业内部人士和法人表示:中信银行此举涉嫌违反商业银行法和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据报道,上海银行和保险监管局也已正式介入事件的调查。
A 质疑
笑果文化获取“池子”流水是否合法?
根据天空调查提供的信息,小果文化是一家喜剧脱口秀内容提供商,成立于2014年,目前正在为第二轮融资。小果文化制作了《吐槽大会》 《脱口秀大会》和其他综艺节目。
针对双方的经济纠纷,小果文化公开表示,今年1月“池子”未经公司允许参与商业活动,然后以电子邮件形式要求解除合同。回复邮件后,小果文化委托律师处理经纪纠纷,并按照相关程序采取了财产保全、仲裁、取证等法律行动。声明强调,上述行动是在法律和合同框架内进行的。
一些法人表示,通过合法渠道查询他人银行账户信息需要正式的法律文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就是通过适当的渠道获取对方的财产和其他银行账户信息。然而,鉴于小果文化与庞氏之间仍存在违约纠纷,因此没有披露更多细节,也无法确定该过程是否合法。
7日下午,有媒体公开报道称,上海虹口区人民法院称该案是一个财产保全案件,正在进行仲裁。虹口法院没有实质性案件。虹口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在仲裁前进行了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依法进行的。医院没有发布任何关于“笑果文化”获取个人用户银行流水行为的调查命令。
B 调查
“再借我几百个胆,我也不敢这么做”
银行账户交易流程可以随意打印吗?《羊城晚报》记者以客户的名义咨询了一家银行分行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说,绝对不行,即使配偶一方携带结婚证和配偶身份证,银行也不会给配偶提供自来水。但是,除特殊情况外,银行将以书面和公证的方式批准授权。换句话说,打印流程必须是我持有有效身份证件,亲戚朋友不能代替我打印。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未经授权向他人提供银行用水是非法的,这涉嫌侵犯公民信息和个人隐私。
“再给我几百个胆子,我就不敢这么做了。”一家广东银行的分行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监管银行和上级银行都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了严格要求,银行也是如此
“基本上,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贵宾客户,甚至VVIP客户,包括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一家城市公司的高级客户经理表示,在他看来,“特权”是银行提供的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如一些定制的结算服务等。这些特权必须在基本的法律和合规范围内执行,并且必须符合银行的监管要求和内部控制。他们不会仅仅因为是大客户就提供员工的账户和其他信息。
C 延伸
普通人面对银行泄露隐私该怎么办?
个人信息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根据《民法总则》第111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获取并保障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处理或者传递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交易、提供或者泄露他人个人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29条,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计息、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于个人储蓄存款,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冻结或扣划。
一些律师表示,普通人遇到银行泄露个人隐私时,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处理:投诉、提起诉讼和报警。商业银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责令其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广东河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肖晋阳表示,根据《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非法获取的信息数量很大,即使没有造成实际损害,也可以成立犯罪。例如,“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0件以上行踪跟踪信息、通信内容、信用信息和财产信息”,或“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00件以上其他可能影响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个人信息,如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和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行为情节严重,应认定为犯罪。
肖晋阳建议,迫切需要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保存、流通和使用的管理,特别是防止内幕人士非法出售和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司法保护。
评论
银行泄露账单破坏社会信任底线
最近,脱口秀主持人“赤子”报道称,中信银行披露了其个人账户交易的细节,这一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目前,困扰公众的最大问题是:为什么在保护客户个人隐私方面一直坚持最高标准的银行会轻易地将另一个客户的账单交给一个“大客户”?
没有法律授权和法律程序,银行业不允许向客户提供个人信息。这是世界上的普遍规律,也是客户将个人财富委托给银行的信任基础。中信银行披露“池塘”法案不仅打破了公众想象的底线,也破坏了社会信任的基本底线。
“池塘”法案的泄露只是个人隐私丧失的最新注脚。买了一辆车后,电话很快就来了,按承诺出售这栋大楼。注册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后,你很快就会接到一个电话,要求推广“论文设计”。在给孩子注册了补习班之后,他很快就会接到另一个补习班的电话.熟悉的经历和熟悉的“味道”。个人信息和隐私的“裸奔”迫使我们习惯于做一个“透明的人”,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现实。
尽管如此,当公众知道他们信任的银行可以代表“大客户”说话,并轻易地交出另一个客户的声明时,他们仍然会感到愤愤不平和愤怒。因为这意味着银行行为背后的逻辑是,法律和制度可以在“大客户”面前被突破,而“小客户”的个人信息不能得到保护。最让大家担心的是,作为一个“小顾客”,著名艺术家“迟子建”仍然有这样的遭遇。作为一个“小客户”
因此,回到“池塘”法案泄漏本身,除了道歉和处理涉及的员工,中信银行可能还需要回答公众的几个问题:谁有权力和通过什么程序获取客户信息?谁有权提供客户信息,通过什么程序?把“小客户”的信息交给另一个“大客户”真的只是“个别员工没有严格遵守制度”还是默许“常规操作”?
公众预计中信银行将采取另一个“几步”来回答上述问题。
相关报道:
“池子”是指中信银行将自来水泄漏给上海银行和保险监督管理局:中信银行介入了调查
“出售”个人隐私!中信银行被调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迅速做出法院回应!
池子“吐出”中信银行披露隐私信息,并表示已向中国保监会投诉!中信银行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