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结束时,《后浪》视频在朋友圈里闪过,但也引起了很多争议。在这种“前浪不满,后浪无感”的对抗中,许多“老”程序员处于恐慌状态,“后浪”汹涌向前。那些给自己贴上“前沿”标签的人称自己为“996”的“韭菜”,但他们是无助的。
曾经,沉迷于传奇和梦想的80后站在了“前浪”的浪尖上,发誓要永远和电脑在一起。但很快,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阶段,——名中年人。
中年,在这个标志着“成熟”的年龄阶段,家庭、事业和财富似乎拥有一切,但他们却无法做到。左手抱着小孩,右手抱着60岁以上的父母。住房贷款、教育等支出“堆积如山”,网络人才逃离序列,年龄增长带来的高薪压力,以及不可逆转的身体机能衰退.
就连刚刚过了30岁的年轻人也突然紧张起来,“当一名中年程序员太难了!”虽然他们的平均收入为18153元,但只有13.57%的人从事这个行业超过十年。
有人说程序员的转变是离开。然而,一些人认为竞争总是存在的,生存的方法是学习、经验和经验,这些是“老”程序员积累的先发优势。“真正的人才总是稀缺的。”毕竟,在每个时代,只有一小部分人真正站在浪潮的最前沿。
转型焦虑:
熬不了“996”不敢轻易跳槽
两天后,他Xi(化名)终于有时间刷微信,了解了记者的采访情况。“只有15分钟的交流时间!”何Xi抱歉地告诉记者《每日经济新闻》,“996”代码农民太忙了。
何Xi是一家游戏公司的高级程序员,比35岁的招聘红线小一岁。三月下旬,在一家咖啡馆里,他Xi摸了摸褪色的发际线,喃喃自语道,“过去两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改变。”
自2008年毕业以来,Xi已经写了12年的代码。“我厌倦了写它。”厌倦写作的还有老曾,他自称是一名“老式程序员”。Python和C都已经写好了。2012年,他变了,“和机器打交道久了,更想和人打交道。”
《周易》也过着忙碌的生活。然而,这不是一次一件事。我已经搞定了《周易》的烤鱼和火锅生意,一群程序员。我转向餐饮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我无能为力。周毅在华为做了两年程序员。他对程序员生活的评价是——重复高强度脑力劳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996”的生活真的不能带走。
2008年,计算机专业的陈彼得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上海浮动”,进入了一家财富500强公司的项目团队。
在陈彼得看来,就像踢足球有球感,说话有语感一样,程序员拥有的神秘力量被称为“代码感”。具有探索精神的优秀程序员除了关注手中的代码之外,还会更多地考虑技术框架和业务需求,然后与产品经理“战斗”300回合。
日子久了,他觉得身边30多岁的同事,就像一颗颗螺丝钉,在计算机前日复一日地完成重复性极高的工作,“就像看见了10年后的自己。”陈彼得形容,这是一种“恐怖的感觉”……
今年37岁的“老阳头”是成都一家游戏公司的游戏服务器所有者,相当于一名建筑师。“老阳头”拥有丰富的早期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师经验,已经是一名高级程序员。从低级程序员到高级程序员,“老阳头”断定这是他的生命在战斗。然而,35岁之后,“老阳头”觉得自己“举不起刀子”。
搜狗网的“老阳头”感觉他的身体机能明显衰退。在他身后,有无数的年轻人,像他那时一样精力充沛,雄心勃勃。
当一个人到了中年,生命的一半已经过去,中年程序员应该做什么?
搜狗网:他们正处于巅峰。——.他们在夜深人静时写代码。他们可以沉溺其中,忘记睡觉。
“现在熬上一夜会犯困几天,以前天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早上六七点起床都能精神百倍。”欲言又止,国王和鸡的荣耀很受欢迎,但中年程序员可能仍然喜欢玩红色警戒。看《康熙王朝》.
比精力,比不过时刻伏案在计算机前的小年轻。
“各种费用一个月要花费数万元,这是非常有压力的。我的一些朋友现在真的不敢失业。”“老阳头”说。中年程序员的困境大体相同。他们越想改变,就越难改变。
《国家商报》在微博上发起了一项问卷调查。在收到的近100份回复中,高达72%的程序员在寻找转型的机会,其中39.5%的人正在考虑离开这个行业。
在他们渴望转型的背后,他们不仅有理由解释为什么中年时承担高强度工作更困难,还担心他们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牺牲自己的生命并获得更低的工资。
比思维,长期工作习惯形成路径依赖,思维革新谈何容易。和陈彼得一再强调,计算机行业是一个创新的行业,这决定了程序员不能仅靠经验生活。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迅速。只有不断学习新兴的新技术,我们才能跟上它们的步伐。稍有懈怠,就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弃。
一位游戏项目经理说,无论你想成为技术开发的管理团队领导,还是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你都将根据项目成功的机会得到提升。比容错率,“老婆孩子热炕头”加上房贷车贷压身,这是和初生牛犊完全不一样的机会成本。
“世界上没有能让程序员待到安全退休的企业,IT行业比任何行业都残酷。”
对于程序员而言,有时候,价值不是由年龄大小决定的,而是处理各类BUG的能力。
在程序员的整体构成中,35岁以上的中年程序员被认为是“稀有物种”。
高薪背后:
你知道,只有13.57%的程序员从事这个行业超过十年。
这是狩猎和雇佣部给出的一个大数字。这也反映了很少有超过35岁的程序员仍然活跃在一线。
数据显示,2019年,30岁至35岁的程序员将挣近2万元。40岁至45岁的员工每月收入超过3万元,45岁以后,他们的月薪最高可达32320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程序员的工资增长在他们40岁以后逐渐放缓。
与大多数其他行业相比,程序员的工资水平更加突出。
90后已占半数薪酬增速放缓
然而,新来者已经在关注这个问题。从全国互联网行业程序员的年龄分布来看,90后已经成为程序员行业的主力军。
在这组数据的背后,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水里的大鱼”市场,养活了大量的经济个体和程序员。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中国有8.54亿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普及率为61.2%,网站数量为518万。
然而,程序员市场的人才结构是一个分布不平衡的金字塔。有许多一般水平的程序员,但没有足够高的水平。
目前,程序员的供应大大增加了。各大大学普遍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各种程序员培训课程在人们中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9年,20岁~35岁的程序员占比为90.63%;35岁~40岁的程序员占比仅为7.32%,40岁以上的程序员占比更是只有1.91%。
根据招聘网站的数据,从2015年到2019年,本科以下(包括本科)程序员的比例分别为83.3%、84.2%、82.1%、79.4%和82.3%。然而,拥有硕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程序员的总比例不到20%。
"教育在招聘过程中被筛选,这实际上形成了程序员的一道壕沟."他Xi说,根据猎聘网数据,去年全国互联网行业程序员平均月薪18153元,高于全国全行业中高端人才平均月薪17153元。
程序员市场的逃逸序列也伴随着由互联网技术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大多数受访的程序员认为,移动互联网奖金的下降导致了整体工资增长的停滞,曾经“一万人难以找到”的工作潮正在消退。
几位程序员表示,自2017年以来,工资基本没有增加。
根据猎头招聘网的数据,2018年和2019年,30至40岁程序员的平均年薪保持在25万元左右,增长缓慢。
“在2016年和2017年,算法和大数据更受欢迎。以前,人工智能相对缺乏,但现在没有了,因为整体情况并不好。”他Xi说,目前在应用程序、安卓或苹果系统上工作的程序员不再像以前那样苛刻了。在移动互联网拥挤的时候,这些程序员是“白马股”,享受高估值和高溢价。从学历上来看,本科以下(含本科)的程序员搭牢了这个群体金字塔底部。
还有资本流失和挤出水的因素。2015年,火热的资本市场导致初创科技公司的估值上升
"通过PPT或APP融资的时代已经结束."何Xi表示,资本更注重成本、现金流和收购成本等常见业务知识。
北京进化星球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级程序员兼首席执行官胡松认为,真正学好基础知识的学生太少了。“每次大规模的学校搬迁,人们都不禁感到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然而,日常的社会行为让人们感叹大多数程序员的工作都是重复性的,在提高技术方面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即便半路出家的程序员很多,但99%进入不到行业的升职渠道,可能做个一年半载就会转行。”
猎头和招聘方面指出,2019年,整个社会确实面临着来自经济的下行压力。一些互联网公司已经裁员,但这只是行业的一部分。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角度来看,2019年是互联网继续深入发展的一年。互联网行业的许多公司已经获得融资,甚至上市。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市场对做安卓系统程序员的需求仅有1.34%,排在前十开外。
Recruiting表示,所以,真正有技术追求的人,不要关心统计数据,机会是很多的。需要大量中高级程序员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这些领域在2019年发展迅速,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也在增加,这将进一步增加互联网行业和新兴领域对高端程序员的需求。
关于新一轮“皇冠肺炎”疫情对互联网人才供需的影响,猎头和就业方指出,互联网行业受轻资产、在线和远程办公的负面影响较小。一些分支领域,如新兴的电子商务和在线教育,已经逆着疫情的趋势上升。随着中国疫情的总体稳定,许多企业进一步拓展了在线渠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主导力量,中高端程序员仍然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是招聘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人才。
从猎聘大数据来看,2019年,在互联网整个行业中,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和供给占比都位居全行业前茅,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
中高端程序员不仅是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技术职能,也是很多新兴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
你长大后想做什么?过去,孩子们的答案大多是科学家或老师。现在,对于“10后”一代,有一个更受欢迎的答案。今年三月,儿童编程教育机构胡桃木编程发布了《新10后Coder观察报告》,展示了行业现状:。
中国程序员的发展与中国互联网的进步密切相关。
一位70后程序员感叹道:“当我填写志愿者表格时,计算机专业是最热门的,竞争非常激烈,许多优秀的学生被转学了。80后很好。这是在这个行业迅速发展的时候。人才缺口非常大。程序员的高薪从那时开始。但是目前的情况不如以前了。技术人才已经开始在街头腐烂。我真的很担心95后和00后。”
崔(化名),40岁,从2002年开始已经测试和开发软件10年了。他从生物医学工程开始,但是当他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对他来说太难了,电脑也变得简单多了。迈入“工业时代” 岗位好比“螺丝钉”
排在科学家、教师之后,最受孩子追捧的职业是程序员
何之所以“进坑”程序员并不方便就业,而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玩游戏。但当他掉进坑里时,他发现自己“被现实欺骗了”。"玩游戏和敲代码是两码事!"
在早期,开源互联网提供了广阔的公共空间和无限的想象力,有能力和勇气的先驱们在商业化的早期挖掘出了“第一桶金”。
这是中国最早的“华鉴”关于程序员,“中国第一程序员”邱伯钧,科技的创始人.这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一行代码变成了程序员的“东西”、“西毒”、“南迪”和“北盖”。
彭浩(化名)崇拜邱伯钧,冯云——用他梦想的西游救了丁磊。尽管彭浩已经30岁了,但他一直有定期浏览冯云博客的习惯。
但是当程序员在工作场所爬行时,他们已经是中年人了,当年,他的工资是2500元一个月,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要知道,当时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也就2万元出头。。
“在前工业时代,有许多工艺大师,他们手工制作非常精美。为什么不在工业时代?因为规模已经扩大,它再也不能由小作坊来完成了。”Xi说,随着一个行业的成熟,其产品变得更加复杂,个人面临更多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敏捷经济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场。计算机、代码和程序员不再稀缺,市场将重新评估每一个环节。
成都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将此比喻为记者《每日经济新闻》:“那个时候,我们所在的二线城市的房价每平方米4000多元,我的工资是(每月)7000元。”何熙仍记得程序员的“金领时代”。
他们告别了浪漫的个人英雄主义,成为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步入互联网“工业时代”。
程序员好比原来的车间工人,学艺精湛的做高层级的技术员,能力突出的就带队做管理。认真生产好每个螺丝就是贡献。
那么,外国程序员面临什么样的就业环境呢?
“四五年前,当俄罗斯卢布暴跌时,我们招募了20多名俄罗斯程序员,他们都很老了,都超过30岁了。国外样本:“林雷(化名),在日本编程工作了10年,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忆道。
林磊所说的前公司是他在日本的第二份工作,在世界上最大的求职搜索引擎上做后端程序员。在2014年加入日本之后,日本工作氛围变得更宽松但薪酬价差不大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日本的信息技术公司中并不少见。“在日本的各种信息技术公司中,总有许多印度人、美国人和一些德国人住在这里。”他说。
事实上,日本的信息技术人才一直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缓解人才短缺,日本IT企业大多选择从中国、印度、美国等地引进人才。
林雷表示,他目前所在公司的工作节奏相对放松。“晚上不到七点可能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天气不好时,人们可能会选择在家工作。"
因为大多数日本企业采用日本独有的终身雇佣制,所以企业的正式员工可以在公司享受“终身工作”的终身雇佣保障。尽管这一制度近年来在日本也面临崩溃危机,但仍有许多人支持终身就业制度。
目前,亚麻布(化名)在一家日本和美国公司从事搜索和分类工作,周末几乎不加班,除了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6点的工作时间外,还可以安排个人生活。
事实上,曾经被贴上加班标签的日本,从去年4月开始实施新的法规来限制加班。政府要求大型企业的员工每月工作时间不超过45小时,每年不超过360小时。如果违反规定,企业将面临每人30万日元(约合1.8万元人民币)的罚款。从今年4月起,日本中小企业也将实施同样的规定。
林雷说,前公司在做社招时,招的程序员年纪基本上都不小,工作年限大多在5年以上。
林雷说程序员的工资并不比毕业生高多少。林磊注意到,这家美企在日本招聘了大量外国程序员。林雷说。
宽松的工作环境也让林磊更加纠结于将来是否回国发展。他说,“毕竟,我还没试过996,可能比同龄的国内程序员工作经验少。我也对中国老程序员的现状有些担忧。据我所知,程序员确实是持久性相对较低的工作。首先,我觉得自从我的孩子出生后,我的能量水平明显要低得多。最好在国外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虽然自己的薪资和中国同学相比可能已被反超,但是像Indeed这种在日美企,当前毕业生就可获得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6万元)的年薪,这已是日本社会所认为的中层水平。
“一直待下去肯定会比毕业生要熟一点,干活快一点,按日本的薪资体系,不是说你工作个三五年,就能变成应届生(工资)的3至5倍,顶多多百分之三四十,这就很了不起了。”
在2001年的互联网冬天,丁磊曾经想卖掉网易,而儿子的软银公司旗下的互联网公司市值缩水了70%以上。Netsu Technology的股价一度超过贵州茅台,成为a股的第一兄弟,现在其股价还不到峰值的一部分。中青宝曾经成长为创业板市场的领导者。现在,它的股价还不到辉煌时期的五分之一。
时代在迅速变化。中年程序员出生在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技术变革的力量将增加程序员的危机感。摆脱路径依赖至关重要。一些程序员表示:“如果程序员仍然坚持3G无线通信基带模块,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在一次采访中,未来出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反问:“如果你的记者不追逐热点和研究,他们会不会被淘汰?”
在陈彼得看来,人才一直稀缺除了学习别无他法“对技术的追求和软件工程师的持续改进一直是人力资源和首席技术官眼中的热门话题”
“因为在一个人心浮动、追求短期利益的社会里,你是一群能够冷静下来学习、独立思考、虚心学习的人。不管你现在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如何,你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一层楼梯。这种动力是中国在过去40年里能够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老阳头”最近一直在读吴军的《态度》、《见识》和《格局》书。这个脚注是中年程序员的灵感来源。
保持学习是受访程序员们达成的共识,观念和思维的进步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路径。的创始人说。对此,他Xi补充说,中年程序员也有人力资源和经验的相对优势。
敲代码写程序可以体验逻辑思维的乐趣,看着一个产品从自己手里造出一个骨架然后出来,思维碰撞时经常闪现,他Xi笑着说,程序员还是挺有意思的。
由于短片的东风,陈彼得也开始尝试颤抖和直播。“悄悄敲代码的中年程序员从未学过专业射击,也不知道如何射击。平日只知道刷抖,却找不到系统操作的方法;程序员不善言辞,所以我不知道如何面对镜头。但我仍在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
但是目前,在梦想和金钱的双重催化下,它很可能会冲动地开始一个项目,然后默默地结束它。”陈彼得说经过几十年的培养、积累,程序员在数量上确实出现了饱和现象。但真正有危机感的是技术竞争力不强的群体,真正的人才一直都稀缺,。
“在公司工作是学习和锻炼自己,离开也能去更好的地方。30岁、40岁对大家来说,只是面对的压力有所不同,只是人生的阶段有所不同。”现在的90后创业者,生来就浸润于互联网时代,有着更好的互联网习惯和互联网思维,这是他们创业的优势。
在与许多程序员交流的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的焦虑。然而,他们的焦虑并没有使他们相形见绌,他们的信心是普遍的。这种对抗的张力就像波浪的内部驱动力。后浪上升,前浪下降。
潮汐的涨落也反映了互联网的周期性规律,就像3G取代2G,5G取代4G一样。然而,周期定律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出现的,但是逻辑顺序——技术不能满足需求,并且将被消除。
然而,有远大理想的人不愿意平庸,他们会顽强地度过这个周期。
谁说“前波”程序员肯定会被“后波”程序员淘汰?年龄从来不是程序员的衡量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人将会被抛在后面。
三十岁怎么样?四十岁怎么样?五十怎么样?七十岁怎么样?廉颇太老了,吃不下饭。“前波”和“后波”不应根据年龄来区分。
激情不变,理想不变,信心不变。这是最强大的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