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知道炒股,但你知道炒可转换债券吗?
什么是可转换债券?其全称是可转换债券,即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照约定的比例将债券转换为股票。如果你不想交换股份,那么持有人也可以要求上市公司按照约定的本金和利息赎回债券。尽管可转换债券仍是利基产品,但它们的整体规模也相当可观。截至5月6日,可转换债券市场总额已达4730亿元。
可转换债券的特点不止于此。这是可以“T+0”交易,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同一天买进,在同一天卖出。理论上,你可以在一天内交易无限多次。与此同时,不设定涨跌幅股市也有可能上涨或下跌半天,远远超过股价飙升。由于这些特点,可转换债券成为最近最激烈炒作的金融产品。一些面值100元的债券已经发行了400多元,收益率超过300%。因此,在新股发行后,一种被称为“可转换债券”的新“全国性活动”出现了。(如下表所示,5月6日的收盘价超过了7只可转换债券的200元)
金融规则认为,事情会产生极大的反效果,高回报必然意味着高风险,这种规则永远不会改变。就在今天(7日),其中一种最严重的可转换债券的价格下跌了174元,成交额为7966万元。投资者最初几倍于账面价值的回报立即被清算,甚至出现资金损失。更令人惊讶的是,根据规定,投资者要么是等着被赎回,亏73%;转股,也要亏63%;如果以今天收盘价190.92元卖出,则要亏47%。
这是什么样的阴谋?请为你详细听每一段经文。
泰晶转债将强赎
6日晚,上市公司泰晶科技宣布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关于提前赎回“泰晶转债”的议案》,同意公司行使已发行“泰晶可转换债券”的提前赎回权。
此前,泰晶科技的2.1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已于2018年1月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该等债券称为“泰晶可换股债券”,债券代码为“113503”。根据泰晶科技4月2日的公告,截至3月31日,尚未转换为股份的可转换债券金额为3157.4万元(即3.1574亿股,每股面值100元),占已发行可转换债券总额的14.69%。
图片来源:泰景科技公告
3月中旬以来,“泰晶可转债”价格走势异常强劲,一度突破400元/张。截至5月6日收盘,“泰晶可转换债券”收于364.94元/张。
根据协议,在可转换债券转换期间,如果泰晶科技a股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当前转换价格的130%,或者可转换债券的未偿余额低于3000万元,公司有权按照债券面值加当前应计利息赎回未转换的全部或部分可转换债券。
3月30日至5月6日期间,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泰景科技以不低于23.27元/股的价格收盘,触发了“泰景可转换债券”的赎回条款。
投资者有三个选择:最少都亏47%
你可能会对以上内容有点困惑,然后每个小版本会为你详细分解。
可转换债券具有以下特征:
I. T 0交易可以在同一天买入,在同一天卖出;
第二,像债券一样,价格涨跌没有限制。
第三,它比普通债券多了一个收入来源:它可以被换成股票并出售以获得股票收益。
因此,面对泰晶可转换债券的强势赎回,投资者有三种选择:
1.等待赎回的上市公司,赎回价格为年息100元的债务价格0.4元,比6日收盘价(364.94元)低73%。
2.将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按照17.9元的转换价格,可转换债券的票面价格(100元)/转换价格(17.9元)=转换后的股数(5.59股),以及复用股数
3.直接在市场上出售可转换债券。面对上市公司被迫赎回的注定结果,没有人愿意接受高价订单。例如,泰晶可转换债券今天开盘不到一分钟就下跌了30%,并被暂时停牌。在14:57点恢复交易后,跌幅继续扩大,收于190.92元,可在此时卖出,但损失也高达47%。
可转债泡沫十分普遍
泰晶可转换债券的崩溃也给其他高价位可转换债券带来了巨大压力。据小编统计,5月6日收盘价在300元以上的可转换债券有6只,其中5只在7日早盘大幅下挫,跌幅最低,为6%。在交易的240只可转换债券中,有161只下跌,比10元多15只。
下图显示了可转换债券在收盘时的价格下跌情况:
与股票相比,可转换债券更有可能成为投机资本投机的目标。第一,可转换债券可以是“T 0”,没有价格涨跌限制,资本使用效率可以无限放大。一些极端的市场条件也出现了,如3月16日价格大涨95.5%新天可转换债券,而模压可转换债券,莱辛可转换债券,尚荣可转换债券和再推广可转换债券都在达到过1000%以上的日换手率,有的甚至达到了5000%。第二,可转换债券的规模远小于普通股票,少量资金可以影响其走势。例如,虽然泰晶可转换债券的初始规模为215万股,但截至3月31日,自愿转换后只剩下315,700股可转换债券。在价格高位时的市值也不过1亿元出头的市值远低于其40多亿元的正常股价。价格在300元以上的凯龙可转换债券、横河可转换债券和特殊可转换债券也有相同的特点,它们的转换保证金只有几十万。
下图显示了总市值不到2亿元的可转换债券。这些数字代表按5月6日收盘价计算的市场价值。其中,凯龙、横河和太井都是“恶魔债券”。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泰晶可转债是可转债的极端情况,但可转债价格存在泡沫是一个普遍的事实。260只可转债当中,有234只5月6日收盘时高于其转股价值,占比93%对于每一个小的统计数字的汇编;其中,226股收于10元以上,174股收于20元以上。当溢价持续存在时,购买可转换债券似乎是单向押注,这违反了市场规则。
下表是“5月6日收盘价-转换值”的排名。第一笔黄河可转换债券是243元,这肯定是一个泡沫。
对可转换债券的过度炒作也引起了监管层面的关注。3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可转换债券交易将被纳入重点监控范围。深交所4月初还表示,将加强对可转换债券交易的实时盘中监控,并对价格和价格出现异常变化的可转换债券交易进行专项检查,以应对可转换债券的过度投机。尽管监管机构一再发出指令,但可转换债券的投机并没有从根本上融合。经过短期调整后,可转换债券的投机活动在4月中下旬恢复。
在可转换债券投资者中,中小散户居多,具有明显的羊群效应。机构投资者在交易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其中,基金和企业年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以高价大量减持。
可转债炒作风险高
事实上,在“泰晶可转债”之前,就有过“可转债反弹”这样生动的一课。
此前,再推广科技(603601,上海)于3月10日宣布同意行使“再推广可转换债券”的提前赎回权,并完全赎回在“赎回登记日”登记的“再推广可转换债券”。当天开盘时,“可转换债券”下跌了30%,这引发了紧急停牌。交易只能在当天下午收盘前三分钟恢复。最后三分钟再次迅速下跌,收盘时下跌53%。价格下跌了半天多,每件212元。
与此同时,科技股价的进一步上涨也出现了大幅下跌。3月10日,股价
泰晶可转换债券和科技再推广是生动的现场演示。这种示范效果比监管机构的警告更直接。中小投资者应该更理性地投资可转换债券,而不应成为最后的“交易者”。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这有手术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