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餐厅接连推出人造肉产品 噱头还是风口?

2020-04-28 15:05 来源:经济通中国站

  肯德基和星巴克两大连锁餐饮巨头上周接连在国内推出人造肉产品 「植培黄金鸡块」和「别样牛肉」菜单。那些存在于实验室里的高科技食品终于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投资者表现兴奋,A股市场上的人造肉概念一片欢腾,人造肉原料供应商丰乐种业(深:000713)、双塔食品(深:002481)曾录涨停。

  人造肉可以分为植物肉和培育肉两大类,其中培育肉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培育而成,本质上仍属于动物肉。而目前市面上出售的「人造肉」基本都是用大豆蛋白、植物油、调味料等加工而成的植物肉,类似于中国传统的「素肉」,以豆制品来模拟肉的口感,并运用调味料来展现肉的味道,就类似我们常吃的「素鸡」、「素鸭」。只是相比素肉,人造肉的科技含量更高,在口感、 色泽和型态上更加接近真正的肉类。

  听闻星巴克推出人造肉食品后,记者马上去购买了一份「别样牛肉。经典千层面」尝鲜。由于千层面中使用到的是肉糜,吃起来只能感觉到很微小的颗粒,略带嚼劲,但缺乏肉的纹理感;而且整份千层面的酱料味十分浓郁,无法尝出肉香。在价格上,肯德基的植培鸡块试吃价只要1 。99元人民币,相当划算,试吃券刚刚推出就被抢购一空,估计产品正式上市后价格会有所上涨;而星巴克的人造肉千层面一份要价69元人民币,较店内的普通餐点略贵,据记者观察,购买人造肉餐点的客户并不多。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对《经济通通讯社》表示,随著连锁餐厅和一些外国超市开卖人造肉,这无疑将加速消费者对人造肉的了解。目前国内消费者购买人造肉的意识还没有形成,所以人造肉真正流行起来还需要一定时间。

  *中国人造肉市场具潜力,行业国标未有出台时间表*

  现时人造肉刚刚投入中国市场,不仅价格贵,其口感和味道也无法比拟真正的肉类,因此可以预见,人造肉还有诸多难题需要攻克,短期内仍难以取代真正的肉类。那么人造肉在中国市场是否还具有发展潜力呢?

  虞坚表示,人造肉不仅给素食者提供了新选择,也将受到环保主义者的偏爱,因为人造肉的培育去掉了动物养殖环节,这样就能减少因养殖动物而产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凯度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约有27%的消费者属于环境友好型消费者,他们认同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会身体力行地作出环保的消费行动,虽然这一比例低于全球30%水平,但从人口基数来说还是很多的,他们将成为人造肉的受众。

  「人造肉行业仍是一个风口,中国有潜力去发展这个市场。现时的中产阶级的消费者秉持著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还是非常愿意去尝试这类新的产品。不过,人造肉企业对技术要求比较高 ,前期研究投入很大,不排除有一些跟风的,如果品牌没有建立好,那么跟风只会把产业做坏。 」虞坚提醒道。

  的确,虽然国内已经有不少公司开始布局人造肉产业,但行业并没有门槛或统一的标准,如果其中混有一些存在严重食安风险的企业,那可能就会造成人造肉行业的食品安全事故。目前国内也正在加快弥补这一块的空白。今年1月,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在一个活动上透露,目前「人造植物肉」国标正在制定中,但未有出台时间表。 此外,中国工程院已启动「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生物培育肉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将从战略层面研究「培育肉」。

  (原标题:连锁餐厅接连推出人造肉产品 噱头还是风口?)